首页 > 明星娱乐 > 影剧综艺 > 《朝云暮雨》:把故事交还给观众

《朝云暮雨》:把故事交还给观众

时间:2024-06-12 15:14 来源:时尚芭莎

《朝云暮雨》:把故事交还给观众

【时尚芭莎网讯】时尚芭莎


朝云翻若雨,殊途不同归。在遭遇无常变故之后,我们该如何追求自己心中的人生意义?张国立时隔10多年再次执导电影,携手范伟、周冬雨用真诚而松弛的态度为我们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与生活的无常。在这个天气多变的初夏,跟随《朝云暮雨》导演张国立,穿过云雨与悲伤,体会生命无常背后错综复杂的人心冷暖。
“我不做过多的假设和先入为主。”在短短30分钟的采访里,张国立反复向我们强调他在电影新作《朝云暮雨》的创作中所坚持的这一观点。与作为电影导演的张国立会面带给我们一些新的感受,在一如既往的坚定和严谨的态度之外,更多了一些风趣和幽默。

《朝云暮雨》导演张国立


不同于以演员身份被大家熟知的他,聊起亲自上手拍电影,他更加热情、松弛,主动地跟我们分享起这部电影台前幕后的大小故事,

仿佛带着我们一起重新置身于拍摄现场中,等待着“电影时刻”的降临。
影片改编自真实故事《穿婚纱的杀人少女》:“刑满释放人员老秦(范伟饰)在27年后终于出狱,但其父母已经离世,一心想要尽孝的老秦只想娶妻生子,过好下半辈子。而在屡屡受挫的相亲之路上,他却意外结识同样刚出狱的女孩常娟(周冬雨饰)。他求子,她求财,‘殊途却不同归’的两人开始了一段各怀目的的不同寻常的婚姻故事……”前不久《朝云暮雨》在北影节首映之后,俨然成为本届北影节话题度最高的电影之一,这既是因为范伟精湛至极的表演荣获北影节最佳男主角奖,也是因为这个故事本身所蕴含的神秘感。
张国立对此也深谙于心,面对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对影片颇具“冲击力”的故事和表演的广泛讨论,他表现出欣慰和满意:“好电影就是要把话语权交还给观众。”
事实也正如张国立所言,《朝云暮雨》借天气变化的无常比喻人生境遇的无常,通过质朴无华、不加注解的生活化视角将老秦与常娟各自心中的暗流涌动以非戏剧冲突的形式呈现出来,在一个又一个颇具留白意味的长镜头之下将人与环境交融的朦胧意境与故事的开放性诠释到极致。在与Minicinema的对话中,张国立阐述了他对于真实故事改编电影如何和人生无常关联在一起的构想,分享了他身为导演独特的创作态度以及同影片主演范伟、周冬雨共同创作的故事。千帆过尽,朝云暮雨,命运,是给生活蒙上一层纱,而电影与他,皆是温柔而坚定。

张国立

Q:时隔多年再次执导电影,您的感受如何?您认为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演员和导演看一个角色和故事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
A:我再次执导电影确实已经隔了10多年了,这件事还是挺让我激动的。打动我的是这个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它极具冲突感又处处显得真实。
另一方面,现在市场中反映这样的人和事的新影视、文学作品很少。大多时候我们能看到的都是犯罪、悬疑题材的作品。但我认为《朝云暮雨》中老秦和常娟这样一对特殊的人物是值得我们讲述的。
当他们为自己所有的过往,已经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从而重获自由回归社会的时候,往往大家会觉得你要反映社会接不接纳他们。但我们这个故事中讲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写了两个人身上能被我们所直观看到的巨大冲突,一个想生,一个想死。就像电影中常娟出狱那一刻,背后承载着的是她在监狱里多次寻短见的过往,以及她对这个世界的麻木,此时她只希望自己能赎罪,走得干干净净,所以她对于出狱后的行动是有预谋的。

常娟(周冬雨 饰)与老秦(范伟 饰)


而老秦所有的罪都跟他的父母有关,他的底色是一个传统思想的孝子,对他来说最大的罪就是无后。当他知道这辈子没时间再让自己过好了之后,常理来说我们会觉得他在剩下的日子里安心享受他那150万,但这是大家认为的好,不是他所认为的好,在他的观念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他义无反顾要娶妻生子,过好下一辈子,这是他自我的冲突。咱们常说人生除了生和死没什么大事儿,这部电影就是把这两个大事儿摆在这儿,讲的是两种选择。

Q:影片改编自一个名为《穿婚纱的杀人少女》的真实故事,您对那个故事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样的?
A:原著最开始所吸引我的是这名字。但当我看完原著以后,我反倒觉得有一点“上当受骗”,它其实并不是讲它名字里的这件事儿,我以为是一个现在进行时,但它其实是过去完成时。但是后来我仔细思考之后,发现了其实这个故事的视角比这个名字更好,因为它间离了整个冲突的核心。
这和《朝云暮雨》的故事核心是一样的,我这个故事没有确切地要告诉观众什么,它其实讲的是无常,有可能就发生在我们某一天生活中的无常。
就像我们在黄山拍摄时的天气一样,上午还是漂亮的云浮在山腰上,下午一转眼暴雨就下来了,但过一会儿太阳又出来了,最后成了一场太阳雨。这个画面就是我认为的一种无常。老秦和常娟他俩的人生也就像这个画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最终要把影片名字改成《朝云暮雨》的原因。

Q:影片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范伟老师饰演的老秦和周冬雨饰演的常娟两个人之间的对手戏,您在为老秦和常娟这两个核心人物选角时考虑最多的部分是什么?最后为什么选择了范伟和周冬雨?
A:当我觉得这个故事可以落地实践做成一个电影的时候,范伟和周冬雨的形象就已经在我脑子里立住了,因为这两个人物之间所发生的不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故事。它是两个人同在屋檐下但各有预谋的故事。
这样的人物关系,这样的年龄差,我想不到除了他们两个之外其他的人选。范伟总是能把任何人物的不同属性都抓得特别准。而周冬雨,在符合常娟这个角色年龄段的前提下,她的表演是独具特色的,有一种不被框架所束缚的力量感,这正是常娟最大的特点。他们身上对于角色的塑造能力、表演爆发力以及形象上能带来的反差,都是独一无二的。我最开始就在想万一他们谁有事来不了,我们就等,我相信这个故事一定能打动他们,最后果然看完故事两个人就都同意出演了,甚至还是在他们俩手头都有事情的情况下特别抽空来的。这种故事我觉得对任何一个演员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Q:您刚刚讲到了《朝云暮雨》跟原著的名字之间有很大差别,您也提到在黄山时天气的变化无常,这让我们联想到在影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观众们也会看到云和雨两大视觉元素在影片背景中的交替出现。好似云和雨的变化无常,常娟和老秦之间的欢乐与痛苦也阴晴不定,您做如此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哪里?以及影片借云和雨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A:既然这部影片在讲人生无常,又有那么多这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和反差,天气当然是一个导演要考虑如何好好利用的元素。所以我们有很多戏就是想好了要在雨中拍的,我们只有一个没有拍到的场景,那就是黄山上的云海,我们去了两次,两位主演一起等了一整晚,全剧组又单独等一晚,云海都没有出现。虽然遗憾,但其实我后来想《朝云暮雨》的无常和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就像我们没等到的云海一样难以捉摸,它和人生的境遇是对应的。可能在观众看来会有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式的比喻和意境。

Q:影片中观众能看到常娟和老秦为了新生活的努力与挣扎,但随着故事的推进,观众会发现二人之间对于生活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一人求生一人求死,您是怎么理解这段差异的?
A:其实他们没有一个人是真的想要把生活过好的,就像你所说的他们只是在努力挣扎。常娟的目标很清楚,老秦的目标也很清楚,我拿一个细节举例,当老秦遇到常娟的第一天,常娟就问老秦:“强奸这个罪判多少年?”她是故意的,她知道老秦一个半辈子都在监狱里的人当然知道要判多少年,她指鹿为马地把两人之间相处的底线给划清了,这不是一种真的想过好新日子的态度。因为我们知道老秦想的就是老老实实娶妻生子,这是矛盾的,常娟从一开始就引诱老秦走入她的设计,从而最后把钱拿到。
而老秦当然也觉得就是自己不能人财两空,老秦自始至终心里都很明白。所以那场把常娟身份证给收了的爆发是注定的,老秦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傻,暗中两个人一直在角力。但当角力失控,于是便爆发了一场打斗,朝云暮雨的变化也因此浮现了,暴雨来了,闪电来了,突然的失控,打乱了常娟的计划,甚至常娟被刺激到都不打算还钱赎罪了,就这样直接赴死。即便婚纱也给买了,提的要求全满足了,钱也给了,常娟都没有任何的犹豫,可能只有在车里哭泣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对不住老秦,但是这依然没能止住她赴死的决心。

常娟(周冬雨 饰)


Q:虽然像您说的,他们其实不是真的为了过好新日子而在一起,但是影片中老秦和常娟都在与对方相处的过程中尝试改变自己,不同的是,老秦是被外部事件刺激直接而改变,而常娟更多是在情节之外的细节中悄然改变,您如何理解像影片中那样生活的无常所带给人的改变?
A:我觉得他们两个都没有打心底里去为了对方做改变,只是这种人生的无常,让他们还得得过且过,想死的没死成,想活的没活好,两个人还得在一起纠缠。
另一方面,在这部影片中我没有谈价值观的桥段,甚至这样的台词都没有,

我不会去同情他们的生活,或者给他们生活抹上一抹亮色,我只是想在这个影片里告诉观众生活就是这样。

最后你看他们两个,一个要死没死成的人,一个尽孝无望的人,他们各自的目的都没能达到。但其实如果他们都没有阻止对方的话,他们的生活不会如此无常。

Q:影片中老秦和常娟都有自己独特的坚持,老秦对于厨房清理的偏爱、常娟内心认为自己与转瞬即逝的烟花的相似,这带给他们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力量,而透过和他们的坚持有关的细致生活场景,您是否想要让观众身临其境找到与自己生活的共鸣,从而更好地探讨“积极与消极”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
A:其实我只是把一个在监狱里生活了27年已经被制式化、刻板化的人给真实地呈现了出来。的确,老秦打扫厨房,冲刷污渍,从镜头上来看都有它的寓意性,但更重要的是老秦在监狱里就是干这个的,只有这个时候老秦才能安定下来。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我们要佩服老秦的这种生存能力,他出狱后遭受了足以摧毁自己后半生的这么一件大事儿,他都没有再度爆发,或是疯了一般去找常娟。反而是用了一种最熟悉的方式让自己安静下来,那就是冲洗厨房,随着污渍被洗涤,他才能让自己从眼前的痛苦中暂时地抽离出来,其实这是一种习惯性的状态。当然也包括他的走路姿势,我们会看到他在监狱之外生活的拘谨和恐慌,他内心里享受不到真正的自由,他对这种突然没有人管的生活是不适应的。

老秦(范伟 饰)


Q:影片中有非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通过镜头推拉在空间中制造留白的调度,像结尾老秦与常娟在空荡荡的厨房意味深长地看着窗外新年的烟花那场戏,您可以跟大家讲讲拍摄这段戏的构思吗?
A:最开始其实我不知道我们的拍摄地点会是一个厨房,工作人员跟我描绘的更像是地下室,而且我们本来也没打算在那里拍结尾。本来结尾那场戏应该是在一个江边的桥上,两个人看着水上倒映的烟花,因为桥上是对于常娟寻死的一个映照。
但直到那一天我们前去那个地下室看景,我们发现有一个窗户的时候,就临时决定商量一下是否要改变结尾这场戏了。因为我一直觉得在结尾我们不需要展现那么多的烟花,而这个窗户不是完全打开的正好符合了我的想法,
在硕大的厨房里,常娟和老秦透过这个窗户,伫立在那里呆看着那一闪一现的烟花,是我认为这个影片结尾的最好方式。

Q:提到烟花,我们想到老秦出狱的时候,他的狱友们就对他说:“你出去了就给我们放一下烟花。”后来老秦跟常娟按照约定非常开心地在那儿放了烟花,但再看到烟花的时候,老秦与常娟的生活又遭遇了低谷,最后再出现烟花的时候,他们又变成了在厨房的小窗里仰望烟花的人。由此,烟花在影片的结构上是否起到一些承上启下的作用?
A:我觉得这些场景在观众们的想象力补充下才变成现在看着这么好。关于一些观众认为结尾这场戏传递出“生活是一个更大的监狱”的想法我开始是没有想到的,但我觉得怎么理解都是对的,毕竟它是一个小窗户里头丁点光亮映射出的烟花。我觉得这正好给到观众一种留白,供大家丰富想象。如此空荡的空间,看似人可以活动的空间更大了,但始终还是有一种在“监狱”的感觉,这就和他们最后的状态相吻合,他们找不到更多的希望。当然也有人说这老秦算是出了监狱了,但这段婚姻他永远也走不出来了,各种各样的解读都有,我觉得挺好。

常娟(周冬雨 饰)


Q:北影节影片首映之后,当时周冬雨向观众分享了她为了诠释好常娟瘫痪之后的状态在医院里观察植物人的经历。而在影片中老秦作为一名服刑人员也呈现出特殊的逻辑和习惯。为了塑造这种特殊的角色状态,创作团队做了什么样的观察和思考?
A:我们的主创都一起去观察了植物人。范伟说他要看看人家怎么照顾植物人,而周冬雨所饰演的植物人可以说不是一个植物人的典型,她把这个植物人的眼神学走,又“拿了”另外一位植物人的肢体,在心里做了二度的融合,最后才诞生出属于常娟的植物人状态。另一方面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在周冬雨的演绎下,常娟在瘫痪之后都还在紧张,眼神一直飘忽不定,这是属于周冬雨的独特演绎,她在这部戏中显然做了非常大的贡献和突破。

Q:影片在北影节首映之后也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广泛讨论,观众们对于电影中老秦和常娟之间的故事也有着多种解读,您作为导演如何看待这样的情况?
A:我觉得对于故事的讨论当然是一个好现象,一个作品能够让观众参与到后期的讨论里来,这是作品留给观众的独特价值。我也希望大家有更多讨论,有的时候可能你们的讨论我听了还会很受启发。我觉得当时创作的时候没有想这么多,但最后呈现在银幕上它就是发生了,让观众感受到了,这就是电影的奇妙。

我不希望自己在这个故事里头加很多所谓我想要的感觉,或者我想暗示观众的东西。我就想给观众们一个故事,一个真诚的、真实的故事,来自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故事,仅此而已。


Q:作为导演,您希望观众们从正在热映的《朝云暮雨》中看到什么?
A:我希望大家能静静地看他们两个的生活,去感受就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监制/王晓白
采访、撰文/郑皓铭
图片来源/《朝云暮雨》官方电影海报、剧照

©版权声明:时尚芭莎网编辑时尚芭莎,本文系时尚芭莎网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