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芭莎网讯】时尚芭莎
节目抛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辩题:“妈妈疯狂应援男明星,完全不着家,我该不该阻拦她?”
儿子加班回来,说自己饿了一天,问妈妈有没有做饭。妈妈回答有剩饭剩菜,儿子一看饭菜凉了,撒娇说:“你就不能帮我热热吗?”妈妈回怼:“你自己没有手吗……”
开场时,“该不该阻拦妈妈疯狂应援男明星”有60个人选择不阻拦,40个人选择阻拦,两方辩手都进行了很有趣且有力的辩论。
正方张踩铃认为,一家人就应该管来管去才是最幸福的,所以要关心妈妈,阻拦起来!
二辩冯晓桐则贡献了一段让人又哭又笑的精彩立论,妈妈正在做越来越多年轻时不会做的事,可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提醒:我们的爱缺席了。妈妈才应该是我们的明星。
黄执中直接亮出PPT,既有power,又有point,用三个标准——崇拜与排他、身份剥夺、极端榜样,把喜欢与疯狂区分得明明白白。
追星可以是真正的热爱但不应该是排他的,应该是发自内心激发的热爱而不应该是被外部操控。
而让大家印象深刻的观点则是反方一辩小鹿带来的,她为所有的妈妈发声:一直以来我们都给妈妈赋予了过于沉重的刻板印象,有烛光里的妈妈为什么不能有灯牌里的妈妈。
“妈妈都曾经是少女,是我们的出现中断了她们的少女时代。”
“凭什么男人至死是少年,女人就不能至死是少女?”
就像李诞说的,我们见到妈妈的时候,她就已经是个妈妈了。多真实,我们根本没有见过她做妈妈之前的模样。
你以为妈妈是在追男明星吗?她其实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跟上这个时代。
李诞说疯狂对老人来说太稀缺了,“我妈如果疯狂应援,哪怕被骗钱、被骗感情,我都挺高兴的,我觉得她们没有白活一次”。
是啊,妈妈们一直被束缚在家庭的负担和心理的牢笼里,其实她们在即将老去的时光里,明明可以有另一面更精彩的生活。
五六十岁,老吗?并不,明明还有二三十年的时光,和我们已经度过的时光一样长。她们也可以追喜欢的明星、去想去的地方,打游戏、上网冲浪都随意,只要过得开心就好。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40-49岁网民群体占比为18.7%;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2020年3月的16.9%提升至22.8%,互联网进一步向中高龄人群渗透,他们也在享受网上冲浪追星的乐趣。
芭姐记得去年一位57岁阿姨为爱豆跨省打卡的视频火了,她自称“奶奶粉”想跨年看爱豆,要体验一把年轻人追星时的“疯狂”,表示余生想要追求本真地活着,活出自己。
还有89岁的彭奶奶,她是歌手张杰的忠粉,无论路途多远她都会出现在张杰的演唱会上。张杰也曾发博盖章这段追星故事:“和彭奶奶的故事,还可以聊很久。十年的支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感谢每一份珍贵的陪伴。”
蔡康永在说要不要支持妈妈追星的时候,他也选择了支持,听他说完芭姐有点泪目。
他说,妈妈和我们敏感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被妈妈阻止的时候会拼命地反抗觉得自己有道理,但孩子对妈妈的一丝嫌弃,都会对妈妈造成很大的杀伤力。只要家里人稍不认同她的做法,就为之却步。如果她能够疯狂追星,勇气该有多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妈妈就必须要和家庭绑定到一起,她为了家庭存在,为了丈夫存在,为了孩子存在,但从没为了自己而存在。
大部分“妈妈”在社会背景下变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为了孩子、为了家庭,牺牲了很多。但她们曾经也是少女,为什么结了婚生了娃就得每时每刻围绕着家庭转?凭什么生了娃,连最基本的权利都失去了?
我们总是对妈妈的身份很苛责,也总是会对她们增加很多固定称谓:全职妈妈、单身妈妈、全能妈妈……仿佛她的世界只剩下孩子和家庭,哪怕工作中的职业女性,也要做好妈妈这个角色才能称之为合格或者优秀。
但是这有什么道理呢?妈妈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人,妈妈只是一个身份的名词,而绝非一个人的捆绑。
很喜欢刘擎教授说的:“要把妈妈当作一个人来尊重,最终做出选择的人是她,因为,这是她的人生。”
成年人之间只有提醒和建议,没有阻拦。这句话适用于任何关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过。
我们无法为别人的人生负责,不论是父母还是孩子,他们都是独立的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而我们能做的是,给予我们所在立场的建议,尊重他们最终的选择。
蔡康永最后说:“女生一旦被套上妈妈的头衔,是无法逆转的。被套上妻子或者丈夫的头衔,只要你恢复单身就好了,但女生只要生了孩子,就永远是妈妈,当然很多女生会引以为傲,但我相信她们总有怀念自己不是妈妈的时候。”
妈妈很伟大,但是一味地鼓吹她的牺牲和付出,是对母亲价值的轻视和不尊重。
借用杨笠段子里的一个梗:“你别拿我当妈妈了,你拿我当个人吧,一个有感情的人。”
芭姐希望所有妈妈都能有自己的热爱,哪怕是一项运动、一些事物或者一个明星。
©版权声明:时尚芭莎网编辑时尚芭莎,本文系时尚芭莎网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